中国银河证券《有色金属行业“十五五”规划专题报告:资源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并重》,围绕资源安全、技术创新、绿色转型、反内卷及规则输出五大核心,剖析行业发展方向与投资机遇。
资源安全是首要目标。我国有色金属对外依存度高,2035年40种矿产中2/3或仍依赖进口,铜、钴、镍等对外依存度超50%,且进口来源集中(如菲律宾占我国镍矿进口91%)。“十五五”将通过国内探矿增储(如辽宁大东沟金矿、“亚洲锂腰带”项目)与资源整合(南北稀土整合、中国盐湖集团组建)、海外布局(紫金矿业、五矿集团等收购海外矿山)提升保障能力,强化全球资源配置。
技术创新聚焦高端新材料。算力提升推动金属软磁粉芯替代铁氧体(用于芯片电感),磷化铟/砷化镓衬底需求增长(2026年磷化铟市场规模预计2.02亿美元);固态电池带动硫化锂电解质、锂金属负极发展,2027年多家企业计划量产全固态电池;人形机器人轻量化打开镁合金应用(2035年需求或达5万吨);钛合金在海洋装备、航空航天领域需求提升,我国钛产业链完整,有望支撑高端装备自主化。
绿色转型以电解铝为核心。电解铝占有色金属碳排放70%,政策通过提升绿电比例(2030年目标30%)、发展再生铝(2024年产量1055万吨)、技术节能(吨铝电耗低于全球平均700千瓦时)推动降碳。同时构建碳足迹核算体系,将铝冶炼纳入碳交易市场,倒逼行业低碳升级。
展开剩余83%反内卷优化产业结构。针对铜冶炼、氧化铝、硫酸镍等领域产能过剩与恶性竞争,政策通过能效约束(如铜冶炼能效标杆)、资源配套要求(新建氧化铝需权益铝土矿)淘汰低效产能。参考电解铝供给侧改革经验,推动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与绿色协同,提升行业盈利水平。
规则输出实现战略转型。我国对稀土、镓、锗、锑等优势金属实施出口管制,倒逼国内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延伸,同时参与全球两用物项治理规则制定。2025年中重稀土管制后,欧洲氧化铽价格涨至国内2倍以上,助力我国从“资源大国”向“规则强国”转变,提升全球定价权。
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知识产权、数据隐私,只做内容的收集、整理及分享,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,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,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,如对报告内容存疑,请与撰写、发布机构联系
发布于:广东省